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题库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库

2016年04月14日《公路工程》每日一练

单选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机械事故按其损失的程度分为(  )

A. 小事故、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类
B. 一般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三类
C. 一般事故、中等事故和特大事故三类
D. 小事故、中等事故和重大事故三类

A B C D
2

桥梁钢筋的纵向焊接有条件应尽量采用(  )

A. 电弧焊
B. 电渣压力焊
C. 气压焊
D. 闪光对焊

A B C D
3

桥梁基础施工时,喷射混凝土护壁的基坑开挖不适用于(  )

A. 基坑坑壁土质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的影响
B. 开挖深度超过10.0m,地下水渗流不太严重的土质基坑
C. 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工程费用不经济
D. 受施工场地或邻近建筑物限制,不能采用放坡开挖

A B C D
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不得分;。)
4

桥梁预制构件的预制场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A. 现场的地理、地形条件
B. 桥梁的规模及工期
C. 梁的运输与安装
D. 存梁场面积
E. 桥梁施工单位性质

A B C D E
5

喷洒型改性乳化沥青(PCR)主要适用于(  )

A. 粘层
B. 封层
C. 桥面防水粘结层
D. 透层
E. 微表处理

A B C D E
6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主要由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紧急电话系统、(  )及通信管道工程等组成

A. 柴油发电机系统
B. 光纤数字传输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GPS)
D. 通信电源系统
E. 光电缆工程

A B C D E
简答题(请根据背景资料,按要求作答)
7

背景材料:
某道路改建工程A合同段,道路正东西走向,全长973.5m,车行道宽度15m,两边人行道各3m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且向北,需新建DJV800mm雨水管道973m。新建路面结构为150mm厚砾石砂垫层,350mm厚二灰混合料基层,80m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0mm厚SMA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合同规定的开工日期为5月5日,竣工日期为当年9月30日。合同要求施工期间维持半幅交通,工程施工时正值高温台风季节。
某道路公司中标该工程以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按规定获得批准后,开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中绘制了以下的总体施工网络计划图:
网络图中,雨水管施工时间已包含连接管和雨水口的施工时间;路基、垫层、基层施工时间中已包含旧路翻挖、砌筑路缘石的施工时间。

问题:
(1)指出本工程总体施工网络图计划中的关键线路。
(2)根据总体施工网络图,指出可采用流水施工压缩工期的分项工程。

8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西部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的施工任务。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了初审、内部会审。在此基础上,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对施工图进行了综合会审。各阶段会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经济政策的规定;建筑结构与安装工程的设备同管线的结合部位是否符合要求;安装工程各分项专业之间有无重大矛盾;图纸的份数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坐标、标高及地上地下工程和公路交会点等有无遗漏和矛盾。路线K51 350~’K51 680为路堑段,地表上部覆盖薄层第四系残积土,其下为风化较严重的砂岩。边坡最大高度45.3m,分五级,每级设置4m宽的平台。边坡支护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下面四级边坡每级设置三排无粘结预应力锚索网格梁,网格梁锚索间距为4m。
施工单位拟定的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为: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工作平台搭设→钻孔→清孔→制作锚索→安装锚索→A →网格梁施工→张拉和锁定→B。
为验证锚索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指导施工,施工单位进行了锚固性能基本试验。张拉分预张拉和超张拉两阶段进行,并采用“双控法”控制。锚索锁定后,余露锚索采用电弧切割,并留5~10cm外露锚索。现场监理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错误,并进行了纠正。
边坡支护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测机构对边坡支护质量进行了检测评定。其中实测项目经加权计算得93分,因网格梁外观缺陷扣1分,因分项工程施工原始记录部分不详扣2分。

问题
1.补充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
2.指出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中A、B代表的工序名称。
3.写出“双控法”的含义。
4.改正锚索锁定后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
5.计算边坡支护分项工程评分值,并评定其质量等级。

9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 300~K27 300)。路基横断面有下列两种形式,见下图:

开挖段地质条件为覆盖层厚3.5m的含水量较大的黏性土和1.5m厚的强风化泥岩,下为中风化泥岩,路堑设计标高在原地面下6.5m处。
本标段K17 300~K17 380公路右侧为滑坡地段,为了保证安全,施工单位在开挖时从滑坡体中部向两侧自上而下进行开挖,并安排专职人员对下边坡进行监视,设计采用了石砌抗滑挡土墙的稳定措施,对流向滑坡体的地表水设置了环状截水沟排出,对地下水设置暗沟排出。
石砌抗滑挡土墙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基坑开挖——( A )——砌筑基础——基坑回填——选修面石与拌砂浆——( B )——填筑与反滤层与墙背回填——清理勾缝——竣工验收。
石砌抗滑挡土墙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平面位置、断面尺寸、顶面高程、底面高程、石料强度、竖直度或坡度。

问题:
1.指出路基开挖中错误的做法,并改正。
2.石砌抗滑挡土墙施工工艺中工序A、B的意思。
3.确定路堑开挖的坡度应考虑哪些因数?
4.滑坡防治措施除了排水、力学平衡,还有什么措施?背景中排除滑坡地下水与地面水还有哪些方法?
5.该路堑开挖工程属于什么工程?如何保证施工安全?

10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接了某一段紧邻居民区的一级道路改扩建工程。工程中包含一段长540m的新增路线(含下水道300m)和一段长330m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180m),另需拆除-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
新增线路部分地下水位位于-4.0m处(原地面高程为±0.000m),下水道基坑设计底高程为-5.5m,立交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采用现浇施工。
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进度计划见下图)。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新增路线下水道基坑开挖施工中,由于提供的原有地下管网资料标注偏差,导致供水管和光电缆被挖断,使开挖施工暂停14天。
事件二:在改造路面施工中,由于摊铺机设备故障,导致施工中断7天。
事件三:箱梁预制时,业主提出修改设计,施工单位按设计变更要求拆除了部分已完工程,重新施工。造成施工方多支付人工费1万元,材料和机械费用2万元,并导致预制工作暂停2天。
事件四:由于相关事件对工期造成的影响,为保证工期,施工单位在连夜施工的同时,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了夜间施工许可申请,并对附近居民进行公告。项目部针对施工中发生的可能索赔的项目,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并按合同规定程序向业主提出索赔。

问题:
1.计算工程总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指出节点顺序即可)。
2.根据原有进度计划,计算确定“新线基层施工”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假设工程为第0天末开始施工)。
3.分析施工中先后发生的事件一、事件二对工期产生的影响。如果项目部提出工期索赔,应获得几天延期?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三,项目部是否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的索赔?说明理由。
5.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6.按照索赔程序,施工单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索赔报告包括哪四个部分的内容?

剩余时间00:00:00
暂停
返回列表 下次再做 下载
答题卡 0 / 10
单选题每题1分 共3题
1 2 3
多选题每题2分 共3题
4 5 6
简答题每题20分 共4题
7 8 9 10
保存进度,下次继续
交卷
网络错误!2. 提交成功! 3.提交失败!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