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题库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库

2016年01月27日《公路工程》每日一练

单选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浅埋段和洞口加强段的开挖施工,不适合采用的方法是(     )

A.单侧壁导坑法
B.双侧壁导坑法
C.留核心土开挖法
D.全断面法开挖

A B C D
2

预裂爆破法的分区起爆顺序为(     )

A.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
B.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
C.周边眼→辅助眼→底板眼→掏槽眼
D.周边眼→掏槽眼→底板眼→辅助眼

A B C D
3

下列预应力张拉要求中,错误的有(     )

A.有几套张拉设备时,可根据现场情况随机组合使用
B.进行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千斤顶进行标定
C.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张拉强度时,方可进行张拉
D.预应力张拉以张拉力控制为主

A B C D
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不得分;。)
4

下列无机结合料基层养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B.一级公路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少于7d
C.水泥稳定土基层不能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
D.二灰基层宜采用泡水养生法,养生期应为7d
E.石灰稳定士养生期间,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

A B C D E
5

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要求有(     )

A.发电机的无需做静态和运转试验
B.柴油发电机馈电线路连接后,两端的相序必须与原供电系统相序一致
C.发电机中性线(2E作零线)应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
D.发电机组至低压配电柜馈电线路的相间、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
E.塑料绝缘电缆线路直流耐压试验为2.4kV,时间为5min,泄漏电流稳定,无击穿现象

A B C D E
6

道路石油沥青的等级分为(     )

A.一级沥青
B.A级沥青
C.特级沥青
D.B级沥青
E.C级沥青

A B C D E
简答题(请根据背景资料,按要求作答)
7

背景材料:
某大桥,其主墩基础有40根桩径为1.55m的钻孔灌注桩,实际成孔深度达50m。桥位区地质为:表层为5m的砾石,以下为37m的卵漂石层,再以下为软岩层。承包商采用下列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1)场地平整,桩位放样,埋设护筒之后,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
(2)然后设立钢筋骨架,在钢筋笼制作时,采用搭接焊接,焊接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当钢筋笼下放后,发现孔底沉淀量超标,但超标量较小,施工人员采用空压机风管进行扰动,使孔底残留沉渣处于悬浮状态。
(3)之后,安装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为35cm,且导管口处于沉淀的淤泥渣中。
(4)进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坍落度16cm,混凝土灌注在整个过程中均连续均匀进行。
(5)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没有咨询监理工程师,便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
(6)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为3m。
(7)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10m时,出现塌孔,此时,施工人员立即用吸泥机进行清理。
(8)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但堵塞长度较短,施工人员采取用型钢插入导管的方法疏通导管。
(9)当灌注到27m时,导管挂在钢筋骨架上,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
(10)进行到32m时,又一次堵塞导管,施工人员在导管始终处于混凝土中的状态下,拔抽抖动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顺利完成。养护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断桩事故。:

问题:
(1)此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的主要工序存在哪些问题?
(2)塞管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3)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的主要工序是什么?
(4)钻孔的方法有哪些?

8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一级公路M合同段路面施工任务,起点桩号K16 000,终点桩号K37 300。路面面层为26cm厚C30水泥混凝土,采用滑模机械摊铺施工。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通过方案比较后绘制了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图中拌和楼由物料贮存系统、搅拌主机和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组成。
由于路面较宽,面层在纵向分两次铺筑,施工单位按要求设置纵向施工缝,施工缝采用平缝加拉杆型。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发现个别拉杆松脱,个别拉杆漏插。
根据面层施工特点,施工单位配置了间歇式拌和楼、装运机械、铺摊设备、压实机械、轮式挖掘机、拉毛养护机械。

问题:
1.写出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中A区、B区的名称。
2.结合该路面施工方法,指出应在何时采用何种手段插入拉杆。
3.针对监理工程师发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4.指出施工单位配置错误的机械,补充两种面层施工机械。

9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根据现场及施工具体条件,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摊铺→( A )→( B )→摆放和摊铺水泥→拌合、干拌→加水并湿拌→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的处理→养护。
施工前选择了相应的施工机械并经计算确定了机械台数。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都存在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纵向接缝采用斜缝连接;横向接缝施工单位按照要求进行了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
施工单位对路面面层分左右两幅铺筑,先铺筑左幅,后铺筑右幅,在纵缝的1/2板厚处安装光面钢筋,钢筋的全长范围涂防粘涂层。每日施工结束设置横向施工缝,并设置在缩缝处和胀缝处。

问题 :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补充施工工艺流程中A、B内的工序。
3.改正背景中错误的做法。
4.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横向接缝的做法。
5.指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的错项,并补充漏项。
6.横向施工缝设置在缩缝处,其缩缝传力杆的施工方法有哪些?横向缩缝的切缝方式有哪些?

10

背景资料:
某跨度40m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采用后张法张拉预应力。施工单位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见图1),支架由钢管、扣件、型钢等组成,纵横梁采用电弧焊连接。支架为就近租赁,为保证支架安装质量,施工单位认真检查了扣件的外观质量。
承包人在制作支架前14d,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支架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工艺图,以及在计算荷载作用下,对支架按受力程序分别验算了①、②和③项内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开始制作和架设。施工中,由于支架设计上存在问题导致出现停工现象,施工单位认为由于方案经过了监理审批,因此施工方不存在任何责任。
梁体浇筑后进行了预应力的张拉,然后拆除支架。为保证施工安全,拟定分三部分(A、B、C)(见下图),分批分次拆除支架。

问题: 
1.分别写出施工方案中所对应的①、②和③内容。 
2.由于支架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导致出现的停工现象,施工单位是否有责任?简述理由。
3.排列A、B、C三部分合理的拆除顺序。
4.写出旧扣件外观质量可能存在的病害。
5.写出架设本桥支架所需要的特殊工种。

剩余时间00:00:00
暂停
返回列表 下次再做 下载
答题卡 0 / 10
单选题每题1分 共3题
1 2 3
多选题每题2分 共3题
4 5 6
简答题每题20分 共4题
7 8 9 10
保存进度,下次继续
交卷
网络错误!2. 提交成功! 3.提交失败!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