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题库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库

2016年01月21日《公路工程》每日一练

单选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某15km长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应使用(     )

A.连续滚筒式
B.间歇强制式
C.鼓筒式
D.双锥反转出料式

A B C D
2

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粗集料,其技术指标要求不包括(     )

A.碎石压碎指标
B.泥块含量
C.表观密度
D.空隙率

A B C D
3

在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中,有如下工序:①准备下承层;②洒水闷料;③拌和;④整形;以下为正确排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A B C D
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合拢宜在一天中气温(     )时进行

A.最高
B.较高
C.最低
D.较低

A B C D
多选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少选,不得分;。)
5

桥梁预制构件的预制场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A.现场的地理、地形条件
B.桥梁的规模及工期
C.梁的运输与安装
D.存梁场面积
E.桥梁施工单位性质

A B C D E
简答题(请根据背景资料,按要求作答)
6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公路项目施工,工程内容含路基路面及桥梁一座,合同工期220天。

基础工程公司在进行北桥台扩大基础施工时,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条件不符,出现了较深的软基。通过设计变更,北桥台扩大基础改成了桩基础,由此导致北桥台基础施工时间延长30天,费用增加20万元。对此,基础公司向监理提出工期索赔30天,费用索赔20万元。
路基施工接近尾声时,业主要求承包人仍需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承包人拟采取将路面基层与路面面层间的顺序施工调整为分两个施工段组织无节拍流水施工的措施(路面基层在两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均为20天,路面面层在两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均为10天),以期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施工。

问题:
1、指出图中“南桥台”与“北桥台”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工艺关系还是组织关系。计算“北桥台”最早开始施工时间指出关键线路。
2、基础工程公司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按合理的索赔程序,延期天数应为多少天?
3、计算分析路面基层与面层施工组织方法调整的可行性。

7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L合同段(K55 600〜K56 6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7%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1: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部分路段地基下面发现溶洞。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向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溶洞处理进行了经济、技术论证,建议处理方案是对小型的溶洞直接用浆砌片石等回填密实,对大型溶洞采用桥梁跨越,由设计单位及时完成勘察设计,形成设计变更文件,变更后的造价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60万元,经建设单位审査确认后,开始实施变更方案。
事件2: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问题: 
(1)背景材料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变更设计制度的要求?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8

背景材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4×20m简支梁桥工程。桥梁采用扩大基础,墩身平均高10m。项目为单价合同,且全部钢筋由业主提供,其余材料由施工单位自采或自购。
在离本工程不远的江边有丰富的砂源,经检验,砂的质量符合要求。采砂点位于一跨江大桥下游150m处,施工用砂均取自这里。项目部拟就1〜3号排架组织流水施工,各段流水节拍见下表:注:表中排架由基础、墩身和盖梁三部分组成。

根据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基础施工完成后至少10d才能施工墩身。施工期间,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业主大型安装设备的进场,业主委托承包商对一旧桥进行加固。加固工程中的施工项目在原合同中有相同项目,承包人要求直接采用相关单价来处理加固费用。
事件2:在桥梁基础开挖完成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对槽基几何尺寸和标高这两项隐蔽工程进行了检查和验收,随即进入下一道工序。
事件3:施工单位准备开始墩身施工时,由于供应商的失误,将一批不合格的钢筋运到施工现场,致使墩身施工推迟了10d开始,承包商拟就此向业主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问题:
(1)计算排架施工的流水工期(列出计算过程),并绘制流水横道图。
(2)事件2中,隐蔽工程的检査验收项目是否完善?说明理由。并指出检査方式的错误之处。
(3)针对事件3,承包商是否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说明理由。

9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西部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的施工任务,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了初审、内部会审。在此基础上,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对施工图进行综合会审,各阶段会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经济政策的规定;建筑结构与安装工程的设备同管线的结合部位是否符合要求;安装工程各分项专业之间有无重大矛盾;图纸份数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坐标、标高及地上地下工程和公路交会点等有无遗漏和矛盾。
路线K51 350—K51 680为路堑段,地表上部覆盖薄层第四系残积土,其下为风化较严重的砂岩,边坡最大高度45.3m,分五级,每级设置4m宽的平台。边坡支护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下面四级边坡每级设置三排无粘结预应力锚索网格梁,网格梁锚索间距为4m,施工单位拟定的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图为: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工作平台搭设→钻孔→清孔→制作锚索→安装锚索→A→网格梁施工→为张拉和锁定→B。
为验证锚索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文件件要求和指导施工,施工单位进行了锚固性能基本实验,张拉分预张拉和超张拉两阶段进行,并采用“双控法”控制,锚索锁定后,余露锚索采用电弧切割,并留5-10cm外漏锚索。现场监理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错误,并进行了纠正。
边坡支护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测机构对边坡支护质量进行了检测评定,其中实测项目经加权计算得分93分,因网格梁外观缺陷扣1分,因分项工程施工原始记录部分不详扣2分。

问题:
1.补充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
2.指出预应力索锚施工工艺流程中A、B代表的工艺名称
3.写出“双控法”的含义。
4.改正锚索锁定后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
5.计算边坡支护分项工程评分值,并评定其质量等级。

10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山区高速公路,其中有一座21 x40m先简支后连续T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北岸桥头距隧道出口 30m,南岸桥头连接浅挖方路堑,挖方段长约2km。大桥采用双柱式圆形截面实心墩,墩身高度l0m~40m,大桥立面布置示意图
见图l。

事件l:施工单位对高度在20m以内的墩身采用定制钢模板连续浇筑,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_2011),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有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如下:
方法一:F=0.22γt0K1K2v1/2=76.03KPa
方法二:F=γh=57.6KPa
上两式中K1、K2为针对某些因素的影响修正系数,h为有效压头高度。
墩身浇筑时由于混凝土落差大,故采用串筒输送入模。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倾倒混凝土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为2.0KPa。
事件2:施工单位考虑到水源、电力状况、进出场道路和成品梁运输等情况,需在大桥附近设置T梁预制梁场,T梁预制梁场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2。

事件3:施工单位拟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40mT梁。架设方法如下:
(1)将轨道上拼装的架桥机前端推移到后跨,同定好架桥机;
(2)将预制梁由运梁车运至架桥机安装跨,两端同时起吊,横移桁车置于梁跨正中并固定;
(3)将梁纵移到后跨,固定纵移桁车,用横移桁车将梁横移到设计位置,下落就位;
(4)待一跨梁全部架设完,前移架桥机,重复上述程序进行下一跨梁的安装。
事件4:为保证架设安全,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了重大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了双导梁架桥机架设T梁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随即安排人员进行了T梁架设。

问题
1.针对事件1,计算墩身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侧压力的最大值,并指出计算公式中的Kl、K2分别是针对哪个因素的影响进行的修正。
2.根据大桥的地形条件,针对图l的A、B、C位置,T梁预制梁场应设置在哪里合适?说明理由。
3.写出T梁预制梁场示意图中区域D和E名称。
4.在事件3中,施工单位拟采用的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方法中下划线处描述的位置是否正确?如错误,请写出正确的位置。
5.在事件4中,施工单位对双导梁架桥机架设T梁前,在安全管理方面还缺少哪些主要工作?

11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山区高速公路,其中有一座21 x40m先简支后连续T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北岸桥头距隧道出口 30m,南岸桥头连接浅挖方路堑,挖方段长约2km。大桥采用双柱式圆形截面实心墩,墩身高度l0m~40m,大桥立面布置示意图
见图l。

事件l:施工单位对高度在20m以内的墩身采用定制钢模板连续浇筑,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_2011),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有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如下:
方法一:F=0.22γt0K1K2v1/2=76.03KPa
方法二:F=γh=57.6KPa
上两式中K1、K2为针对某些因素的影响修正系数,h为有效压头高度。
墩身浇筑时由于混凝土落差大,故采用串筒输送入模。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倾倒混凝土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为2.0KPa。
事件2:施工单位考虑到水源、电力状况、进出场道路和成品梁运输等情况,需在大桥附近设置T梁预制梁场,T梁预制梁场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2。

事件3:施工单位拟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40mT梁。架设方法如下:
(1)将轨道上拼装的架桥机前端推移到后跨,同定好架桥机;
(2)将预制梁由运梁车运至架桥机安装跨,两端同时起吊,横移桁车置于梁跨正中并固定;
(3)将梁纵移到后跨,固定纵移桁车,用横移桁车将梁横移到设计位置,下落就位;
(4)待一跨梁全部架设完,前移架桥机,重复上述程序进行下一跨梁的安装。
事件4:为保证架设安全,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了重大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了双导梁架桥机架设T梁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随即安排人员进行了T梁架设。

问题
1.针对事件1,计算墩身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侧压力的最大值,并指出计算公式中的Kl、K2分别是针对哪个因素的影响进行的修正。
2.根据大桥的地形条件,针对图l的A、B、C位置,T梁预制梁场应设置在哪里合适?说明理由。
3.写出T梁预制梁场示意图中区域D和E名称。
4.在事件3中,施工单位拟采用的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方法中下划线处描述的位置是否正确?如错误,请写出正确的位置。
5.在事件4中,施工单位对双导梁架桥机架设T梁前,在安全管理方面还缺少哪些主要工作?

剩余时间00:00:00
暂停
返回列表 下次再做 下载
答题卡 0 / 11
单选题每题1分 共4题
1 2 3 4
多选题每题2分 共1题
5
简答题每题20分 共6题
6 7 8 9 10 11
保存进度,下次继续
交卷
网络错误!2. 提交成功! 3.提交失败!
知道了